新关税来袭,同腾生物“自主化+全球化”双轨体系,护航生物科技产业链韧性升级

发布日期:2025-04-28

2025年4月9日,就在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4%关税正式生效的同一天,中国财政部发布重磅声明:自4月10日起,所有美国进口商品将面临84%的关税惩罚,相较此前34%的税率大幅提升。叠加此前对创新药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多轮关税调整,生物医药产业供应链稳定性遭受冲击,成本压力与市场不确定性骤增。



在此背景下,中国生物医药企业如何突破技术封锁、保障产业链安全、实现高质量发展,成为行业核心命题。作为生物科技领域的关键设备供应商,同腾生物以“自主化+全球化”双轨战略为抓手,通过技术攻坚与产业协同,为生物医药产业链韧性升级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。


关税变局下的产业困局:成本激增与技术断供风险凸显



美国新关税政策对生物医药产业的影响已显性化。以医疗器械为例,MRI、CT等高端影像设备及肿瘤靶向药的进口成本陡增,三级医院设备采购与维修成本平均上涨20%-30%。原料药领域,美国80%的抗生素依赖进口,关税加征或导致短缺风险,并推高药品终端价格。生物制药行业则面临供应链转移压力,企业需在印度、东南亚或本土重构产能,但重组周期长达5-10年,短期生产效率或下降15%-20%。


技术层面,生物反应器、科研试剂等关键设备若被加税,将直接推高研发成本。以基因测序仪为例,进口设备成本增加可能延缓创新药研发周期,部分CXO企业因成本压力减少低利润仿制药生产,进一步加剧药品短缺风险。


同腾生物的破局之道:自主化+全球化双轨体系



面对产业困局,同腾生物依托2018年成立以来的技术积累,构建了“自主化+全球化”双轨体系,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支持。


01
全球化:供应链协同,分散地缘风险

同腾生物公司不仅是新加坡ESCO生物安全柜、德国Cryotherm液氮罐等国际品牌的国内主要服务商,更通过旗下子公司与德国Dynamic Biosensors、英国Refeyn、德国Cytena等企业深度合作,构建“可信赖国家”供应链网络


此外,同腾生物通过“在中国,为中国”战略,与本土企业共建研发中心,推动技术成果转化。例如,公司与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,开发适用于本土需求的生物反应器,降低对进口设备的依赖。


02
自主化:核心技术突破,打破进口依赖

同腾生物在生物反应器、外泌体浓缩系统等核心设备领域实现国产替代。其子公司同腾新创研发的CEL-G® Culture Ad60固定床生物反应器,通过全封闭自动化培养与多批次连续收获技术,将外泌体产量提升1-2个数量级,并解决批次差异问题,确保产品质量一致性。另一款明星产品CEL-G® TFF Lab系列外泌体浓缩系统,基于切向流过滤技术,1小时内可完成10L细胞上清的20倍浓缩,收获500ml无菌高浓度外泌体,效率较传统方法提升5倍以上。



技术突破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。上海同腾生物2019年、2022年连续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,拥有3项发明专利,30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4项软件著作权;同腾新创(苏州)科技有限公司2024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,拥有4项发明专利,1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1项软件著作权。公司通过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、环境管理认证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认证等资质认证。为技术自主化提供坚实保障。



用户价值:降本增效,护航产业链安全


同腾生物的双轨体系直接解决用户三大痛点:


成本可控:国产替代设备价格较进口产品低,且运维成本更低。


供应稳定:全球化供应链布局确保关键设备与试剂的稳定供应。


技术赋能:公司提供的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,涵盖设备选型、工艺优化与人员培训,帮助用户快速提升研发与生产效率。


未来展望:以韧性升级,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


面对未来可能的关税政策的长期影响,同腾生物将持续深化“自主化+全球化”战略。一方面,加大研发投入,实现产业链全链条自主可控;另一方面,依托欧盟CE认证等国际资质,进一步拓展欧洲、东南亚及中东市场,推动技术标准国际化,同时与本土企业共建研发中心,加速技术成果转化,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。


公司创始人谭虎表示:


“生物医药产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领域,同腾生物将以技术突破为基石,以产业协同为纽带,助力中国生物科技产业链韧性升级,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方案。”